【专栏】再见了雅虎Yahoo!
2016-08-10 网路行销
上月24日美国雅虎董事会决议以48.3亿美元(约合1539亿台币)出售给美国电信商Verizon,出售项目包括搜寻引擎、电邮服务、广告业务等核心事业及部分房地产,预计於2017年第一季完成交易,届时雅虎也将改名,正式从营运公司转型为投资控股公司,目前美国雅虎手上仅剩阿里巴巴部分股权及日本雅虎,估算其价值约为410亿美元。
【时势创造新英雄,英雄开启新时代】
当年杨致远、David Filo两个史丹佛毕业生创办雅虎,建立起提供用户免费资讯、向广告主收取费用的独特商业模式,让雅虎在2000年时市值达到1300亿美元的最高点,主导了门户网站的辉煌时代,可以视为Web 1.0最具代表性的领导者。随著Web 2.0时代的来临,雅虎亦嗅到市场趋势,杨致远在投资阿里巴巴成为第一大股东时,曾预言:「除了电商之外,社区、内容、搜索、个性化,是未来互联网的四个战略核心。」
【站在浪尖上却不断错失新浪头】
「力不从心」恐怕是形容雅虎最好的词,即使杨致远精准预测网路趋势,亦曾投入开发自有搜索引擎,在技术上却仍敌不过后辈Google,而后又分别在2002、2006年错过Google、Facebook各约10亿美元的收购契机,在陆续失去搜寻引擎、社群两大山头后,雅虎颓势渐现。虽然在2005年买下图片共享网站Flickr,却无法将其成功打造为社群网站,事实上雅虎还先后「毁坏」了GeoCities、Delicious、Tumblr,虽然现在说起来都是后话,但的确显示出其核心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大有问题,亦可从21年频繁换了8位执行长中看出端倪。
【没有人愿意做亏本的生意和买卖】
依照常理和目前舆论风向,雅虎简直糟的一塌糊涂,那么Verizon图的是什么?名单、名单、还是名单。纵使雅虎早已让出领头羊的角色,每个月仍拥有高达10亿的活跃用户、6亿的移动装置活跃用户,获得这些使用者的行为数据,透过数据分析从而提供相对应广告,从广告主手中收费,才是电信巨头的真正目的。简而言之「网际网路只有一种业务,就是广告」,Verizon有电信渠道(平台),雅虎有用户(流量),两相结合才能创造双赢局面。
【那,台湾的雅虎奇摩呢?】
雅虎奇摩的入口网站及电子商务确定包括在Verizon的收购案内,但台湾雅虎一直以来都是相当特别的存在,也是除了日本雅虎外,在美国境外唯二堪称成功的地区,如有不错的出价,也许Verizon会将电商分拆出售。日前媒体也传出多组可能潜在买主,如东森、灿坤、远东、中华电信、鸿海等,各有各自买下电商的原因及目的。难以断定未来美国雅虎、雅虎奇摩各自的走向及变化,但就如美国雅虎并非一朝一夕风云变色,而是一连串决策造成的结果,并非完全不能预测,我们也将持续观察并追踪雅虎未来走向,提供读者最新资讯。
【美国雅虎远在天边,我们能做什么?】
在此呼吁有做奇摩中文关键字的客户们,要特别留意「台湾雅虎奇摩」的新闻,并可开始分配资源到其他搜寻引擎中(如Google),分散风险,也更符合现在各大搜寻引擎版图的角力趋势。另外,美国雅虎出售案也是一记警钟,所有产业都可以从中得到借镜。一、定位不清的「花生酱陷阱」,发展过多项目、紧抓著所有产品不放将导致所有项目都只得到薄如花生酱般的资源。二、技术转型过於缓慢,当既有的技术优势渐渐成为劣势,如何重新找到自身产品的利基点,内部研发还是寻求外援?都是经营人的大难题。三、踌躇不前、关键决策点下错棋,「买进明星商品不成、卖在低点」是雅虎最后留给世人的印象,往上爬还是向下走永远都在决策人的一念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