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PLAS 2016 中国橡塑胶展-展前媒体日特别报道
2016-05-12 国际行销
媒体日一年比一年盛大,今年聚集了近 70 几位国内外媒体到场参加,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外国媒体,也显现 CHINAPLAS 中国橡塑胶展备受国际瞩目。而 PRM-Taiwan 是现场唯一且全程参加的台湾媒体,为台湾厂商从媒体伸出国际触角,我们希望能通过 PRM 让台湾看见世界,也让世界看见台湾。
【Chinaplas最新的规模统计出炉!】
雅式总经理梁雅琪发布最新的统计数据,今年展出厂商共有 3,323 个,比去年成长大约四成,其中有 30% 是首次参加 CHINAPLAS 中国橡塑胶展。参展商来自 150 个国家地区,预估将超过 140,000 参观者到场参观。无论规模或数量都破以往记录,虽然雅式董事长朱裕伦说Chinaplas不再以追求规模扩增为目标,而是深入经营行业、提升质量为前提。他始终认为 CHINAPLAS 扮演的是促进中国塑橡胶产业与世界技术、市场接轨的平台。
【七家新闻发布会.画重点】
今年除了雅式的新闻发布会之外,共有七家知名原料及注塑机制造商,向世界各地媒体介绍公司的最新发展与营运亮点,分别是:EASTMAN(伊士曼)、DU PONT(杜邦)、SOLVAY(索尔维)、ARBURG(阿伯格)、Krauss Maffei(克劳斯玛菲)、ENGEL(恩格尔)及WINTEC(赢泰)。
伊士曼是专业塑料原料供应商,所提供的特殊原料具有耐摔、耐高温等特性,大多应用于家电、建筑、交通等。以提出全价值链合作模式,让其产品 Tritan 获得极大的成功。
杜邦将于深圳光明新区兴建其最大的混炼基地,开幕后,其他原有厂房将会关闭。
索尔维为服务年年增长的亚太客户,将在上海建立专门的应用测试实验室,预计于今年年底启用。索尔维在 2015 获得 124 亿欧元销售净额,亚太地区就占33%,而中国销售额约为 100 亿人民币。
阿博格推出全新改版的 Golden Electric 全电注塑机,而新上任的销售总监 Gerhard Bohm 表示去年营业额刷新公司纪录,达到 5.8 亿欧元。
克劳斯玛菲一开场就直接点出其拥有者已转变,并详实地说明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并不影响公司营运,主要是可以扩张接触更多潜在客户。去年的销售额也较 2014 年成长,达到 1.21 亿欧元。
赢泰为恩格尔创立品牌,也一起进行发布会,并兴奋地揭露两家公司共同为集团贡献 12.3 亿欧元,较上一年高出 1.6 亿欧元。踏入亚洲 30 年,恩格尔为应付不断增长的业务,已扩建上海生产基地,预计 2017 年 4 月开幕。
而在 2014 才成立的姐妹品牌—赢泰,定位于中端市场的高阶领域,过去2年也冲出亮眼成绩。赢泰主要是为想入手恩格尔机器的客户,却又不需要其高端复杂的配备,简化符合需求与成本设计的品牌产品。通过市场热烈回响,也证实建立副品牌,扩增其市占的策略确实奏效。
小编心得:
马拉松式的新闻发布会紧凑且充实,近距离观察到有规模的国际公司,是如何经营他们的行销策略。每个环节、细节成就了其亮眼的成绩。台湾及中国在行销思维上,远远落后一大截。但通过现场实际与中国媒体的交流,以及今年中国展商的表现,我很凝重且严肃地提醒台湾厂商,中国在过去 2 年成长幅度大跃进,已经有很多中国厂商觉醒,借由并购或挖角国外高阶经理人,大幅提升其技术与机器设计,再加上重视行销与包装,进步速度之快,令人心惊。且经过这波经济放缓的冲击,淘汰了体质较弱的公司。今年能有规模展出的中国厂商,确实具有一定的实力。台湾若再不改变,寻找新的市场定位,并改变原有行销思维,可以看见的未来,台湾既有的优势正在一点一滴流失中。
小编新辞解释:
【新常态】
何谓「新常态」呢?这次来到中国,听到最多的除了「2025」、「一带一路」之外,就是这个「新常态」。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经常使用的名词,对于这2、3年来中国不再有高度增长,各项经济表现不如以前,有走缓的趋势状态,他们不认为这叫经济衰退,而是中国进入了稳健进步、缓步上扬的常态状况,故称为「新常态」。